摘要
目的通过系统药理学方法探讨《金匮要略》中经典方剂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及原理。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苓桂术甘汤中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标蛋白;使用网络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5.1构建苓桂术甘汤有效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取靶标蛋白的基因名称后,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功能富集分析,研究苓桂术甘汤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及原理。结果结果表明苓桂术甘汤的核心化合物有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异鼠李素(isorhamnetin)等,核心靶标有前列腺素G/H合成酶2(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钙调素(Calmodulin)、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等;PPI网络图显示苓桂术甘汤有效成分中关键蛋白主要有c-Jun氨基端激酶(JUN)、肿瘤蛋白p53(TP53)、Fos蛋白(FO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转录因子p65(RELA)等。KEGG结果表明苓桂术甘汤主要作用与TNF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癌症通路(Pathways in cancer)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苓桂术甘汤主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信号通路作用于多种靶点发挥其药物功效。利用系统药理学通过多种数据库与统计分析软件可以有效预测与分析药物的潜在作用与起效机制。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92-2797,共6页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767)
作者简介
钟晓莹(1996-),女(汉族),广东云浮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学生;通讯作者:刘敏(1964-),男(汉族),江西南昌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内分泌、经方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