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数字时代虚拟偶像与受众互动传播关系网的建构路径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数字技术和IP经济业态的发展,二次元等亚文化逐渐与主流文化融合并创造着广泛的社会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虚拟偶像的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一个以虚拟关系和身份认同为前提、以情感共鸣和价值观契合为核心的互动传播关系网络逐渐被建构起来,它是一个规律有序、有机共生的传播系统,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忽略的助推作用。
作者
徐兰格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新媒体研究》
2021年第19期114-116,共3页
New Media Research
关键词
虚拟偶像
传播关系
身份认同
跨界营销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作者简介
徐兰格,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广告传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4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喻国明,杨名宜.
虚拟偶像:一种自带关系属性的新型传播媒介[J]
.新闻与写作,2020(10):68-73.
被引量:93
2
张自中.
虚拟偶像产业中UGC动机研究[J]
.新闻论坛,2018,32(2):15-18.
被引量:11
3
宋雷雨.
虚拟偶像粉丝参与式文化的特征与意义[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12):26-29.
被引量:65
4
喻国明,耿晓梦.
试论人工智能时代虚拟偶像的技术赋能与拟象解构[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1):23-30.
被引量:147
5
周怡靓.
圈层壁垒下“二次元”政治传播的失灵与调适[J]
.青年记者,2020(24):26-27.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张嫱.
迷啊,谜!——传播学研究中的迷理论[J]
.新闻记者,2007(6):16-18.
被引量:9
2
鲍海波.
媒介文化生产中的偶像制造与消费及其媒体责任[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3):122-128.
被引量:16
3
朱钊.
浅析虚拟偶像“初音未来”与赛博空间[J]
.现代交际,2010(9):59-60.
被引量:7
4
刘伟,王新新.
粉丝作为超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社群文化与心理特征研究前沿探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33(7):41-48.
被引量:96
5
李良荣,郑雯.
论新传播革命——“新传播革命”研究之二[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34(4):34-38.
被引量:89
6
荆学民,苏颖.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学术路径与现实维度[J]
.中国社会科学,2014(2):79-95.
被引量:101
7
潘曙雅,张煜祺.
虚拟在场:网络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链[J]
.国际新闻界,2014,36(9):35-46.
被引量:203
8
王玉良.
虚拟明星:建构电影明星研究新视角——以动画明星Baymax为例[J]
.当代电影,2015(7):101-103.
被引量:5
9
杨玲.
粉丝经济的三重面相[J]
.中国青年研究,2015(11):12-16.
被引量:64
10
林品.
青年亚文化与官方意识形态的“双向破壁”--“二次元民族主义”的兴起[J]
.探索与争鸣,2016(2):69-72.
被引量:116
共引文献
244
1
佟婕.
粉丝经济下虚拟偶像发展现状及前景探析[J]
.新闻传播,2021(22):27-28.
被引量:3
2
周宏刚,张梦琦.
准社会交往是否缓解孤独?——虚拟偶像用户媒介依赖的遮掩效应分析[J]
.新闻知识,2023(8):3-10.
3
栾轶玫,鲁妮.
元宇宙视野下虚拟主播的虚实互动与文化建构[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4(3):167-181.
4
斗维红,张洪忠.
从准社会互动理论到超人际互动理论:用户与虚拟偶像互动关系的理论拓展[J]
.新媒体与社会,2023(2):111-129.
被引量:5
5
吴思远.
双向构建与情感连接:参与式文化视角下的虚拟主播与粉丝关系[J]
.新媒体研究,2023,9(4):80-84.
被引量:4
6
尚梦凡.
可控性视角下虚拟偶像的生产过程探析[J]
.新媒体研究,2022,8(24):107-111.
被引量:1
7
郭梦雅,梁鑫泉,闻娱.
意见港口与围猎对抗:参与式文化视野下影视评论自媒体的视频化表达[J]
.新媒体研究,2022,8(17):122-126.
8
林茂丛,黄钺.
新媒介下虚拟偶像IP化视觉构建探析[J]
.新媒体研究,2022,8(17):105-110.
被引量:3
9
苏瑞竹,赵梓璟.
虚拟偶像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J]
.图书馆界,2022(6):66-71.
被引量:1
10
岳璐,蔡骐.
游弋于嵌入与脱嵌间:视频直播粉丝的情感劳动[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24-136.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4
1
周勇,倪乐融,李潇潇.
“沉浸式新闻”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信息认知、情感感知与态度意向的实验[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5):31-36.
被引量:51
2
王雯.
融媒体环境下广播资讯的虚拟社群传播探讨[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4):248-249.
被引量:2
3
迟媛媛.
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技术在传统艺术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及价值[J]
.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1):192-193.
被引量:11
4
翁杨,杨大学.
媒介元宇宙中的虚拟新闻主播:身份定义与话语功能[J]
.出版广角,2022(17):87-90.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
1
辛姜.
融媒体视域下广播资讯的虚拟受众传播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23,7(10):16-18.
1
闫琰.
5G背景下我国短视频广告互动传播策略研究[J]
.电视研究,2021(10):55-58.
被引量:4
2
梁念辛.
融媒体时代虚拟偶像传播困境及破圈策略探析--以洛天依为例[J]
.视听,2022(3):46-48.
被引量:8
3
王健生,钟易成.
VOF在两相流交界面捕捉的应用[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21,50(6):129-134.
被引量:6
4
王鹏.
虚拟偶像驯化:虚拟偶像与粉丝的拟社会互动[J]
.青年记者,2022(2):44-45.
被引量:13
5
陈瑜婕,宋曌.
空间“隔离”时代下的剥夺感对虚拟偶像产业消费的影响[J]
.商情,2022(6):113-115.
被引量:2
6
张田田,刘林.
元气森林品牌创新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6):92-93.
被引量:3
7
刘娟.
浅析国潮品牌如何通过IP营销获得成功[J]
.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4):6-8.
被引量:9
8
向勇,王广锋.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究[J]
.花溪,2021(25):0228-0229.
9
吴佳君.
论传统媒体的地铁跨界运营[J]
.城市党报研究,2022(1):45-47.
10
陈一奔.
元宇宙综艺的概念界定、节目要素与未来走向——以江苏卫视动漫形象舞台竞演节目《2060》为例[J]
.中国传媒科技,2022(2):19-23.
被引量:7
新媒体研究
2021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