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析红色钢琴曲《洪湖水,浪打浪》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红色钢琴音乐作为一种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直抵人心的旋律和温暖人心的故事,为育人提供了增知、共情、促行的重要价值。在当前高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运用红色音乐的艺术形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产生深远影响。在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中,红色音乐成为有效载体,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能增进学生对传统红色音乐文化的热爱。在我国红色钢琴音乐中,钢琴组曲《洪湖水,浪打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旋律,展现了红色文化的精髓。通过运用钢琴演奏的方式来诠释红色文化的内容,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旨在从红色钢琴曲《洪湖水,浪打浪》的创作背景出发,分析其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在演奏中对于思政元素的诠释。
作者 侯鸣樨 孟晓
出处 《当代音乐》 2024年第3期40-42,共3页 Modern Music
基金 2019年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YSZY201929) 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钢琴》(Ykcsz2022021) 2022年度课程思政培育项目《钢琴》(KCSZ202234) 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QJK135C1220) 2018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JB18RA286) 2022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2CWYJ22)。
作者简介 侯鸣樨(1997—),女,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青岛266590);通讯作者:孟晓(1980—),女,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266590)。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