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利率市场化的负面效应及中央银行的监管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利率市场化给经济带来的好处已为人们所充分认识 ,当前更重要的是要认真分析利率市场化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笔者认为 ,尽管这些负面效应是利率市场化不可避免的 ,但并不能对此毫无管制 ,放任自流。中央银行应该并且能够消除这些负面影响。文章还通过比较国际上利率市场化的经验 ,给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
晋重文
毛晓琴
李玉峰
机构地区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四川省建设银行铁道支行
出处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41,共5页
Finance & Economics
关键词
利率市场
负面效应
中央银行
金融监管
中国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57
同被引文献
37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萨奇.
利率市场化与高利率关系的国际经验[J]
.国际金融研究,1996(1):40-45.
被引量:77
2
黄金老.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
.经济研究,2001,36(1):19-28.
被引量:309
3
赵海宽 郭田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20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4
张磊,徐忠.
利率市场化和我国宏观金融调控体制改革[J]
.金融研究,2000(9):58-66.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萨奇.
利率市场化与高利率关系的国际经验[J]
.国际金融研究,1996(1):40-45.
被引量:77
2
葛奇.美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M].中国银行纽约分析,1998..
3
黄金老.金融自由的化与金融脆弱性[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4
铃木淑夫.日本金融制度[M].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
5
赵英军.利率自由化:并非自由的选择[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6
盛松成,王维强.
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改革和发展[J]
.财经研究,1999,25(1):3-10.
被引量:12
7
于良春,鞠源.
垄断与竞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J]
.经济研究,1999,34(8):48-57.
被引量:346
8
谢平,袁沁敔.
利率政策理论与实践[J]
.金融研究,2000(2):37-50.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357
1
高侯平,张青枝.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2(2):29-31.
被引量:1
2
阮舒.
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控制[J]
.亚太经济,2002(5):70-72.
3
姚金海.
关于我国降息效能缺失的思考及应对措施[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2):30-34.
4
廖国民,张向伟.
我国商业银行升息前后的利率风险分析——以五家上市银行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06(5):65-67.
被引量:2
5
东波.
利率市场化和商业银行的流动风险管理[J]
.财经科学,2004(S1):437-438.
被引量:1
6
刘志雄.
刍议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12):33-35.
7
韩玉堂,孙健.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探析[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9-74.
8
陈宇.
论渐次推进利率市场化[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2(3):14-18.
9
谢亨颖,廖进中.
加入WTO与我国推行利率市场化的紧迫性[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S1):115-117.
10
王立平,李金彪.
利率市场化:国际实践、比较与借鉴[J]
.金融发展评论,2013(10):135-14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78
1
胡晓鹏.
模块时代的产业结构:基于SCP范式的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7(4):63-70.
被引量:13
2
李殿伟,赵黎明.
双边市场理论与银行卡产业定价机制[J]
.生产力研究,2007(20):29-31.
被引量:7
3
袁春旺.
信贷政策、土地投入成本对吉林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吉林金融研究,2011(1):14-18.
被引量:2
4
朱中一.
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及发展趋势[J]
.中国房地信息,2008,0(12):10-15.
被引量:7
5
李长生.
市场调查中随机抽样、入户访问的质量控制[J]
.内蒙古统计,2003(1):34-35.
被引量:2
6
程传荣.
高职院校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综述[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4).
被引量:4
7
周国浩然.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及对策[J]
.市场周刊,2008,21(2):114-116.
被引量:10
8
赵秀芳.
AHP法在市场机会评价与选择中的应用[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4,12(2):76-79.
被引量:2
9
凌逸群.
中国道路沥青市场现状及发展[J]
.石油沥青,2004,18(1):1-5.
被引量:11
10
徐厦楠.
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利率机制[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8):9-11.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7
1
王戎,王红光.
关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
.生产力研究,2004(7):39-40.
被引量:2
2
刘欣.
西门子3亿元启动杭州研发中心[J]
.通信世界,2005(23):3-3.
3
沈悦,薛伟红.
利率自由化与利率“超调”——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58-63.
被引量:3
4
市场[J]
.销售与市场,2013(30):10-10.
5
刘金钵.
三个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J]
.价值工程,2003(3):80-82.
被引量:1
6
于春红.
利率市场化及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J]
.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2):18-19.
7
李旦.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业发展战略的变革[J]
.中国商论,2013,0(9Z):112-11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黄振华.
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几点思考[J]
.大众科技,2005,7(7):148-149.
2
雷超,何传金.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
.时代经贸(下旬),2006(11):79-80.
被引量:1
3
张荣峰.
利率超调对银行稳定的冲击效应[J]
.新金融,2008(4):36-38.
4
张荣峰.
利率超调对银行稳定的冲击效应[J]
.广西金融研究,2008(5):25-27.
5
俞萍.
金融自由化改革需防范风险——自由化实践案例的启示[J]
.中国外资,2011(20):3-5.
6
吕超群.
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文献综述[J]
.企业研究,2013(5X):10-11.
被引量:2
7
许象海.
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关系探究[J]
.时代金融,2017(26):123-123.
8
邓焜.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J]
.智富时代,2015,0(S2):142-143.
1
俞欣妙,俞信吉.
民间资金运营的合理化及引导[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1(9):44-47.
2
杨俊龙.
发展农村民间金融的利弊分析与对策思考[J]
.经济问题,2007(3):67-69.
被引量:7
3
柳巒松.
正确的态度来自正确的认识[J]
.中国金融,1963(9):13-13.
4
陈晨.
P2P网络信贷平台监管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5):72-76.
被引量:5
财经科学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